/ 随笔 / 34浏览

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文章目录
  • 处男情结和处女情结
  • 圣经中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 知乎上网友对性自由的回答
  • 当下资本主义的影响
  • 中国的人流率
  • 是否应该承认自己有过性行为和同居史
  • 一句话看完本文
  •  

    转眼间,在煤矿工作已经接近了三年。这三年我的三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有一首歌曲是《这个年纪》,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当我以前懵懂无知的时候,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望,身边也有无数人对我的以后充满了期许,等真正到了人生分叉口,其实只有自己能够做主。

    在今年某个时间节点里,性这个话题占据了思考的一半以上。我询问过很多煤矿老工人,不少人对于性更停留在底层的生理逻辑上。不少人会觉得我更保守,包括我在互联网的提问,有人会告诉我:“清朝已经亡了。”我这篇文章主要论述我的个人思考,其中难免有一些偏激的词汇,但是我觉得不会极端。

    去年某个日子,我告诉一个同事,我说我结婚想娶一个处女。他听后脸瞬间拉黑了,说现在根本没有处女,处男都挑不出几个,如果我抱这种想法,这辈子也结不了婚。

    关于这个话题,我觉得性取向只要是基于安全和另一方同意,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指手画脚。对于这个观念,我最早是在荷兰某性学大师的文章上看到的。

    处男情结和处女情结

    男性有处女情结,而女性也有处男情结。这是可以大胆承认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道德并不全部限制人的贞洁思想,这完全是属于个人的选择。

    有一句话令人厌恶,充满了享乐主义的味道:“女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个,男人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这句话初看便令我感到恶心。某种意义上,这种出现在媒体和情侣之间的语句,令很多人产生了纵欲而不负责任的想法。

    处男处女情结其实非常正常。大致有几种原因:

    • 对另一半的过往表示担忧,害怕其将受到的伤害(背叛、欺骗)施加在自己身上;
    • 对另一半有一种征服欲,人类天生的占有欲,即对性的自我肯定,担心自己不如对方以往的伴侣的性能力/性技巧;
    • 社会长期对女性的压迫,导致男性处女情结比女性处男情结重,因为男性往往不会被剑锋所指;
    • 对神圣和纯洁的理解,希望彼此是对方的唯一。

    圣经中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由于我在去年圣诞节皈依了基督教(三自教会新教),基督教对婚前性行为有着明确且普遍的否定态度,这根植于其对婚姻、性和人类性行为的理解。以下是基督教反对婚前性行为的主要理由:

    1. 圣经的教导:

    • 性的目的是在婚姻中: 基督教认为,上帝设立性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在婚姻关系中表达爱、亲密和生育后代。《希伯来书》13章4节明确指出:“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这里的“床不可污秽”通常被理解为指婚外的性行为,包括婚前性行为。
    • 反对淫乱: 圣经多次谴责“淫乱”(fornication,希腊文是 porneia),这个词涵盖了各种非婚姻关系的性行为,包括婚前性行为、卖淫、通奸等。《哥林多前书》6章18节告诫信徒要“远避淫行”。
    • 身体是圣灵的殿: 《哥林多前书》6章19-20节强调信徒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是属于上帝的,因此要用身体荣耀上帝。婚前性行为被视为玷污圣灵的殿。
    • 分别为圣的生活: 基督教呼吁信徒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与世俗的罪恶分别出来。婚前性行为被认为是世俗的罪恶之一。

    2. 婚姻的神圣性:

    • 上帝设立的盟约: 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设立的,是男女双方在上帝面前立下的神圣盟约,代表着基督与教会的关系。婚前性行为发生在盟约之外,被视为对婚姻神圣性的玷污。
    • 完整的委身: 婚姻要求夫妻双方在情感、身体和灵性上完全委身于彼此。婚前性行为可能导致情感上的不成熟和不必要的牵绊,阻碍未来婚姻中完全的委身。

    3. 保护个人和关系:

    • 情感上的伤害: 婚前性行为可能导致情感上的混乱、失望和痛苦,尤其是在关系结束后。
    • 身体上的风险: 婚前性行为增加了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 对未来婚姻的潜在影响: 婚前性行为的经历可能会对未来的婚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信任问题、比较等。
    • 道德良知的谴责: 对于基督徒来说,违背圣经的教导可能会导致内心的不安和道德良知的谴责。

    不同教派的理解:

    虽然基督教各主要教派(如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各宗派)在反对婚前性行为的立场上基本一致,但在具体的教导和实践上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例如,一些更保守的教派可能会有更严格的规定和惩戒措施。

    强调爱和恩典:

    尽管基督教对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但也强调上帝的爱和恩典。对于那些曾经或正在经历婚前性行为的人,基督教的信息是悔改、饶恕和重新开始。上帝的恩典能够赦免过去的罪,并帮助信徒过圣洁的生活。

    总结:

    基督教基于其对圣经的理解和对婚姻神圣性的认识,普遍反对婚前性行为,认为性行为应该发生在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姻盟约之后。这种立场旨在保护婚姻的纯洁性、个人的情感和身体健康,并引导信徒过符合上帝心意的生活。然而,基督教也强调爱、饶恕和恩典,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和指引。

    知乎上网友对性自由的回答

    我结合这篇回答作了自己的思考,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性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男女平权,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话题。而性自由,主要指的是女性拥有对异性的自主选择权。女性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男性的附属品。性自由并不是提倡婚前性行为,但是也不反对性自由,如果双方愿意,我认为是无伤大雅的。

    当下资本主义的影响

    西方影视作品中,有可能见面一小时就发生关系的影视片段并不少,甚至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实当中不负责任的一夜情和滥交,当然这属于每个人的权利,批判也是我的权利。不管是恋爱也好,还是婚姻也好,多数人并不能从失败中得到教训,正如很多王朝的覆灭原因都是何其相似。情感应该成为婚姻的基石,而不是当做分手的试炼场。

    为何我在此要说,受到资本家的影响呢?两个人要发生性关系,是不是应该去选择一个合理的场所呢?

    例如酒店,廉价而又隐蔽,由此可见,房地产某种意义上也是合法性交的一个场所;

    例如美食,食物能推动人的欲望的发展,古言:“饱暖思淫欲。”;

    例如避孕药,若不是避孕药的推广,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性行为的发生……

    中国的人流率

    有许多女性或者男性因为对方一句承诺或者一时冲动,导致婚前怀孕,等到流产的时候后悔莫及。

    中国2015-2019年的堕胎率估计为每1000名孕妇就有49例堕胎,是东亚和东南亚堕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认为中国目前仍然可能是世界上人流概率最高的国家。

    是否应该承认自己有过性行为和同居史

    事实上,很多人有过性行为、同居的过往,往往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当另一半问及情史,突然变得闭口不谈,这便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有些男女害怕和另一半提及自己的过往的情史,那么是否意味着曾经的感情并没有真正付出呢?我个人认为,既然选择了发生性关系,在结束感情后,在与真正情定终生的人面前更应该不避讳、不保留地告诉他/她,如果对方介意,如果经过磨合还是无法解决,只好next。

    一句话看完本文

    合理的、安全的婚前性行为,尤为重要。任何人都有自己接受和否定的权利,不能因为保守或者开放就完全否定一个人。如果真的介意,建议白纸找白纸,报纸找报纸。

    文章参考:

    BBC:围绕婚前性行为的争论

    婚前性行为比你想象的更糟糕

    婚前能否发生性行为,你们怎么看?

    更新于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