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子弟招工制度的合理性及弊端,这是我很早就想写的一篇文章,因为我是集团公司2022年招聘的职工子弟。2022年的集团公开招聘,虽然是面向子弟的,但是其合理性及弊端一直有不同的讨论声音,我在此引用资料文献,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

引用资料

近日,据媒体报道,大庆油田因提高部分职工子弟进入公司的门槛——不能直接“接班”,要通过考试,而引起了公司职工的抗议。这一事件曝光后,引起公众对国企用人制度的质疑。而“接班”这个“古老”的词汇,再次浮现在公众面前,但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可能一头雾水,甚至闻所未闻。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

“接班”只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工人。

“接班”,规范称呼为“子女顶替就业制度”,是指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

子女顶替就业政策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大量增员,以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招收的职工大大突破当年的劳动力发展计划(原计划增加职工84万人,实际增加815万人),因此,中央强调精简机构人员,为鼓励年老职工退休,提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收他们的子女就业”。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要求压缩城镇人口,大量精减职工,减少商品粮供应。我国从1961年至1963年进行了大规模精减职工的工作。职工退休、子女顶替参加工作作为鼓励城市中老、弱、残职工退休的一种政策全面实施,并逐渐作为一种就业制度确立、延续下来。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的退休、退职工作被中止,子女顶替工作也陆续自行停止。

子女顶替就业政策的再度恢复是在1973年。为了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子女顶替就业政策在矿山井下、野外勘探、森林采伐和盐业这“四大行业”得以恢复。

总体上看,自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子女顶替制度的实行,只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工人退休、退职,还没有推广到干部退休、退职,实施规模有限。

上世纪70年代末

大批知青返城,“接班”在全国范围实行

上世纪70年代末,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镇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为推进解决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子女顶替制度大规模实施。

据统计,从1962年至1979年末,全国累计下乡的城镇知识青年多达1776.48万人。粉碎“四人帮”之后,知青工作已成为五个“老大难”问题(知青、劳动、工资、物资、物价)中的首要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末,90%以上的知青返城,加上原有待业的和新成长的劳动力,城镇待业人员总数达到了1500万。

为了妥善安置退休职工的生活,并促进工人队伍的更新,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等文件,大力推进干部、工人的退休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工人退休、退职后,“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或多子女上山下乡、子女就业少的,原则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办法出台后,各地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制定了招收退休、退职工人子女参加工作的暂行办法。随后,子女顶替制度逐步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的工人退休工作中广泛实行。

同时,随着拨乱反正的进行,在落实政策工作中,规定“文化大革命”非正常死亡人员、战备疏散复工复职人员和历年冤假错案平反人员,允许招收他们的一名子女参加工作。这样,上世纪80年代初,子女顶替就业达到高峰。

据统计,从1978年至1983年,5年内全国办理退休、退职的职工共有1220万人,其中子女顶替约900多万人,占退休退职人数的80%。从各地顶替人员的来源来看,返城知识青年占了相当的比重。如上海市自1978年10月至1983年11月,全市职工退休退职共66万人,子女顶替578769人,其中上山下乡知识青年322999人,所占比重达55.8%。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职工退休退职、子女顶替制度的普遍实施,一方面使年老退休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另一方面促进了劳动力更新,提高了工人队伍素质,对提高劳动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减轻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拓宽上山下乡知青返城途径,维护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子女顶替工作的开展,各地在执行该项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

其一,不少地区在国家职工子女顶替政策基础上,自行规定干部退休、退职时,也招收其一名子女参加工作,扩大了顶替的范围。其二,顶替工作中出现了大量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违反纪律和政策的情况。其三,职工提前退休又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消极后果,如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下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些提前退休的技术工人又因工作需要被工厂请回,补发20%的工资照旧工作,以致在职职工的编制进一步扩大等。

为了纠正子女顶替就业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1981年、1983年国务院先后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对职工退休子女顶替进行清理整顿。

1986年,国企招工“择优录用”,“接班”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1984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改革开始涉及到经济的所有方面。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制度越来越不合时宜,子女顶替就业制度也愈益暴露出深层次弊端。

第一,子女顶替违背了择优录取的用工原则,影响企事业的长远发展。如某国企的模型车间,100人左右就有3个痴呆,都是顶替进厂的。第二,子女顶替造成就业机会不均等,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第三,子女顶替对学校教育、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消极影响。据天津市文教委员会教育处统计,1979年,在天津市区中学生中,因父母退休,中途退学参加工作的达22505人。但由于没有退学证明,工厂拒绝接收,仅市内6个区就有13700多名学生长期“漂”在社会上,成了“流浪生”。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子女顶替制度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根据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这标志着实行达30年的“铁饭碗”的劳资关系的改变。此后,全国范围内全民所有制单位陆续废止了子女顶替这项行之有年的政策。

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治理整顿和经济紧缩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就业形势又严峻起来。这时,一些行业、部门、单位提出可否恢复内招、子女顶替制度,以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难的问题。1990年12月,劳动部发出通知,明确表示不得违反招工原则搞内招、顶替。自此,子女顶替这种社会现象基本消失。

(转载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我国历史上子女顶替就业制度的形成及废除》一文,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以上是国内企事业单位“接班”制度的发展及其消亡过程。不难从中看出,这是一场复杂且漫长的变更过程。

但是,相较于烟草、电网来说,就不太受其制度的限制。

那么真的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挤破头的吗?私企可能很多人会看不上,但是一旦加上国字头,估计很多人就会改变看法,煤矿则成了十分特殊的存在。

煤矿行业的用工劣势

21世纪以来,煤矿行业用工劣势不断显现出来。

首先,工作环境是高危行业,我国以井工矿为主,深深的矿井环境极其昏暗,尽管有照明设备,但仍然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抹黑干活永远没有敞亮的环境中干活安全。

其次,煤矿工作的强度及薪资,动辄100多斤的单体柱,推不完的煤厢和板车,让现在的年轻人望而却步。煤尘飞扬的工作环境使得许多人难以接受,升井后衣服轻轻一拍就都是煤尘,只能看到眼睛是明亮的。工资则是看具体矿井的生产绩效而定,相比于新兴产业,煤矿的劣势则显而易见。

再次,煤矿行业不好找对象、社交。不同于多年前,人人以煤矿工作为骄傲,那时候人们的吃苦奉献精神不是现在可以相提并论的,现今煤矿工作在社会的地位明显降低。

集团公司的用工策略

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吕梁地区兑镇煤矿,成立于1955年,2002年经吕梁市政府批准,改制为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由于集团公司退休人员的逐年增加,致使煤矿井下一线岗位出现缺员现象,为解决井下职工“青黄不接”,保障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转,根据《吕梁市属国有企业人员招聘管理暂行办法》,经集团公司党委会、董事会(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分批次实施招聘计划,确定第一批公开招录100名井下一线职工。

这是集团公司2022年的招聘引言,明确指出当今集团公司各生产单位一线缺乏工人的现状。

这次的招聘,仅限集团公司在岗和退休职工子女(包括法律意义上形成收养关系的养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子女)。由于本次招聘人员都是井下一线工人,且都为男性(法律规定女性不得从事井下劳动),下文使用“子弟”一词。

好处有以下:

1.职工子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多数子弟都是矿区生活长大,对于矿区的人或事都有所了解,工作上也是耳濡目染。

2.职工子弟有较高的企业忠诚度,对于企业有较深的认知,相比于外部招聘,职工子弟更能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且不容易发生提桶跑路的事情,有助于企业良性发展,更能彰显企业形象和文化。

3.职工子弟普遍重视工作机会,大多数矿区都在偏远贫瘠的地方,这与大多数矿区子弟的成长经历符合,子弟们能耐得住荒凉,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子弟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也是与其环境有关。

坏处也有以下:

1.容易造成拉帮结派的现象。

2.容易造成不正当竞争。

综上所述,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其加入了考试制度,使得走后门的现象大大减少。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说的不实,试问:哪位高干会让自己的孩子去一线受苦受累的?说话要负责。

参加招聘回忆(本人准备写长文,极有可能写入其中)

集团公司在孝义,为了完成顺利递交资格审查的资料,我早上7点就出发了。当时闹了一件乌龙,就是身份证必须复印件,但是我是打印的,于是下午又跑了一趟。

为了参加考试,  早上5:30就出发,到了孝义已经7:00,路上足足花了1小时30分钟。考试时间两个小时,而我一个小时就答完题了,但是整个过程我认真了,可以说比高考还要认真。当时考了64分,排名第56名,成绩是在兑镇煤矿社区公布的,当时有人在那里蹲守了一下午。成绩一出就有很多人吵了起来,大致与我引文开头的情况一样。其实职工子弟更应该严加考核,而不是全凭借背景,当时也有不少人没有考上的,开始抱怨的,没有用。

面试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当时请了太原理工大学的老师组织面试。面试时间有6分钟,面试的题目是:“方圆”两个字的含义及其个人理解。我第一句话则是和各位老师问好,明显看到有人记了加分记录。我当时阐述的是,从几何的角度来说,方中可以有圆,圆中可以容方,延伸到现实中,便是规则。方不能拓,圆不能收,充分表明了规则的重要性,只有遵从规则,才能从中发现规律,才能有圆有方,方圆自如。讲完后发现还有5分钟,我将起身的身子压回座位,讲了一堆又玄又空的东西。终于能出场了,最后得分83.03。我知道我稳了。

当然这个招聘回忆充满戏剧性,侃侃而谈,当做笑话也罢。

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务院、吕梁人才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好文分享:国家矿山安监局内蒙古局